English

追寻雷锋足迹的人

1998-02-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 斐 本报通讯员 周向阳 黄 鹏 我有话说

湖北省宜昌县农村青年王国栋,高考落榜后用做工收入资助多人上大学,自己迈入大学后仍发动同学救助贫困小学生。他是一位———

5年前的一个夜晚,鄂西山区宜昌县雾渡河高中的一名学生在他日记本上与雷锋做了一次灵魂的对话:

“我觉得我们似乎离你越来越远了,当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信赖、爱护日渐被淡化,当我的父辈们叹息我们离你的身影越来越远时,我知道我们不能失去你。

“我要追寻你。我要像你一样将个人得失完全置之度外,像你一样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也许追寻你的道路是崎岖的,也许在追寻的同时会有许许多多的失去,但我心甘情愿。”

5年过去了。在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这位青年用他的行动印证了他的信念、他的追求、他的执著。而我们这个社会又用一颗颗爱心回应、温暖着这位青年的爱心。

他就是原湖北省宜昌县华龙石材公司的农民合同工、现中国地质大学成人教育学院976111班的学生王国栋。

他用那微薄的工资,资助了6名学生。他用自己的血汗去圆别人的梦

1993年1月,仅以7分之差高考落榜、又因家境拮据没能继续复读的王国栋,带着一个未圆的大学梦,走进了宜昌县华龙石材公司。他被招聘为农民合同工,安排在大理石板材磨光和切割的岗位上。

这年春节,他回到位于宜昌县栗子坪乡秀水坪村的家中过年。虽然高考没能如愿,但当上了工人,全家人仍然为他高兴。

母亲对他说:“拿了工资不要乱花,攒下来娶个媳妇成个家。”

王国栋嘴里答应着:“好,好。”可他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大年初三,他迫不急待地去找一个他上高中时比他低一届的同学张祖德。

张祖德也是秀水坪村人,4岁时母亲去世,5岁时父亲瘫痪,13岁时哥哥患了精神病,一连串的不幸使他常常处在悲观绝望之中,上高中的费用全靠老师和同学们帮助。

王国栋到张祖德家时,他还在学校参加寒假复习。王国栋又翻山越岭步行20多公里,天黑才赶到学校,在学生宿舍里找到了张祖德。

他对张祖德说:“我现在有工资了,可以帮助你了,你一定要好好读,考上去!”

谁知张祖德早已打消了继续读书的念头。王国栋急了:“不,你一定要读,国家缺的不是劳力,是人才!”

这一夜,他俩谈了很久很久。

为了使张祖德安心读书,迎接高考,王国栋从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微薄的工资中先后挤出600多元送给了他。

在王国栋的帮助下,1993年7月,张祖德考上了湖北荆州财税学校。王国栋又拿出500元资助他入学,并决定每月给他100元生活费。

1994年,王国栋从雾渡河中学的一位老师那里,又得知该校有个叫杨朝明的同学考上宜昌财校后却因生活极为困难想退学,便找到杨朝明,先后给杨资助了600元生活费。

之后,他资助了同村青年李兴桂,当李兴桂考上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后,又每学期资助他200元。之后,他又帮助了宜昌大学学生周道勇,宜昌师专学生周丽萍,宜昌市第一技工学校学生吴庭良等6名大、中专学生和1名小学生,共资助了8000多元,占工资收入总额的1/3以上。而他回报父母的钱,却只有1000元。

他克扣的是自己,有时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而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留下他助人为乐的事迹

对有困难的学生,王国栋是如此的慷慨,而对他自己,却又是十分的苛刻。

在宜昌县做工时,他将自己每月的生活费限定在150元以内,有时到县城小溪塔镇和宜昌市城区办事,中午只买两个馒头充饥。有时仅仅为了省下一元钱的车费,他迈开双腿走很远的路。一次,他的腿被扎伤,鲜血直流,他用布缠着忍痛步行10余里去医院治疗。1995年全年,他只给自己添置了一件8元钱的衬衣和一双16元钱的解放鞋。1997年5月4日,“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颁奖会上,上台领奖的王国栋上身穿的却是一件半旧的衬衣,脚上穿的也只是一双塑料凉鞋。

1996年4月,华龙石材公司根据他的表现,决定调他到公司机关工作,担任公司团支部书记。这对一般人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而他却放弃了。他诚恳地对领导说:“我正在资助几个学生完成学业,很需要钱,车间的活虽然苦点、累点,但拿的钱也多点。团支部书记让别人干,我尽力配合。”公司领导同意了他的要求。

在王国栋的日记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个人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也不难,难的是随时随地都做好事。”

言为心声,王国栋就是用这样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1994年9月8日,王国栋乘火车去北京开会时,发现他身边坐的一位四川巫山县农村老人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一问才知道老人是和儿子吵架后独自离家去石家庄找女儿的,身上的钱早用光了。得知这一情况后,王国栋立即给老人买来盒饭、水果和饮料,老人在石家庄下车时,他又把5元钱塞进了老人的衣袋里。

1995年春,王国栋从当地《三峡晚报》的有关“星期天妈妈”的报道中,深感孤儿院的孩子们需要亲情的关爱。于是,他找到宜昌市孤儿院认下了一个叫红红的3岁小孩。1995年一年,他13次去看望小红红,给小红红买了4套衣服和两双鞋子,与小红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王国栋说:“福利院的老人不缺吃、不缺穿,缺的是身边没个亲人,我虽然与他们非亲非故,可只要我动了真心,老人们会得到些许安慰。”出于这种考虑,王国栋经常牺牲星期天和节假日去陪老人们聊天,帮助老人们做些事情,光买礼物就花去了530多元。1997年5月6日,他把刚刚获得的“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的奖品,一只电烤箱送给了宜昌市福利院的老人们。

在华龙石材公司工作期间,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在自己的企业里,倾注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在工作中不仅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而且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华龙的几年里,仅小改小革一项,就为企业节约资金19万多元。

王国栋的感人事迹被社会舆论所关注。1997年5月,王国栋当选为“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并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

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王国栋一贫如洗,但社会没有遗忘他,一双双温暖的手伸向了这位好青年

帮他人圆大学梦的王国栋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大学梦。1995年、1996年他连续两次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并被录取,但他考虑到还要负担受助学生的学费,便主动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1997年,他资助的6名大中专学生均已完成学业,他便再次信心百倍地走进了考场,并以579分的全县最高分被中国地质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计算机专业录取。

但当他考完不久,工厂却因生产线改造停产了,他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手拿入学通知书,他忧心如焚:每年3500元学费再加上生活费,4年下来不低于3万元。自己的父母均在农村,且年迈多病,依靠家里出学费,一是于心不忍,二是也指望不上。

为了挣学费,1997年6月、7月、8月,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头戴草帽,脚穿解放鞋,奔波在宜昌市城区各个工地做零工,但所挣无几,勉强交了1000元录取预收费后,他已是身无分文。王国栋一下子陷入了窘迫的处境。

社会没有遗忘这位好青年。

1997年8月中旬,王国栋原在的宜昌县华龙石材公司决定承担王国栋在武汉求学期间的全部学费14000元。

共青团宜昌市委的干部职工自发为王国栋捐款975元,宜昌市委机关局也捐款1000元。更令人感动的是,被王国栋救助过的张祖德、杨朝明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得知王国栋的处境后,准备救助王国栋。

1997年9月8日,王国栋来到了位于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迈进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门槛。不久,王国栋当选为976111班班长,并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

身处江城的王国栋惦记着家乡的一切。11月8日,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在王国栋的倡议下,976111班开展了“支援三峡、奉献爱心”活动。全班55名同学捐款510元,资助曾经为葛洲坝建设做出贡献的建设者的贫困子女。11月17日下午,葛洲坝滨江小学的金正波、金正涛、赵万宝、高丹、张丹等5名特困学生接受了捐赠。

而王国栋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也作出了新的安排,他准备在紧张求学之余,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开支。

王国栋是一个真实的人。在记者采访他时,他认为自己很平常:“我只是对社会尽一份责任,没有别的什么,真的没有。”

王国栋已25岁,四年大学毕业,用他的话说便是已达“而立”的年龄,问起他将来的打算,他告诉记者,他自己最想做的便是到大西北或到青藏高原上当一名老师。问他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他的答案便是四个字———“回报社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